根据行业知名人、首旅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先生在2016中国国际饭店业大会上的演讲速记整理而成
2017年酒店业的发展趋势,我想从三个维度跟大家做一些分享:一是市场的维度,二是消费者的维度,三是技术和创新的维度。
市场的维度
第一,宏观政策非常给力。从2011年国家出台把旅游休闲定位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到去年不断推出民生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从国家层面来说,对行业发展正在积极作为。
第二,休闲旅游市场空间巨大。2015年我们境内旅游人次已达到22亿人次,出境旅游达1.4亿人次,刚刚过去十一黄金周我们休闲旅游达4亿多人次,出境旅游金额超过四千亿,国内旅游花费已经上万亿。无论是从消费者数量和消费金额来看,市场非常活跃,我们认为还将继续活跃下去。
第三,行业经营效率不足。全国登记在册的30多万家住宿业,总体经营处于亏损。过去二十年中,行业的大发展带来共给不断增加,特别是同质化供给不断增加,同时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成本的直接上升。这些都造成了当前行业经营效率的不足。
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未来的趋势应该是从过去存增量发展转向存量的效率优化发展。
第一,存量资源的整合。为什么2016年行业内这么多大的整合购并,其实就是行业的存量已经到了上限,现在到了存量规模整合。所以17年已经未来的很多年中,我们很大的一个机会就是对存量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存量物业资源跟客源资源上的整合。
第二,存量产品的优化升级迭代、替代。整个行业的增量已经到了瓶颈,存量才是我们最大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走出同质化、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产品,也就是对存量产品的内容进行更多的优化、更多的迭代。
消费者的维度
我把消费者分成两类,一类是升级的消费者,另一类称之为新型的消费者。升级的消费者顾名思义就是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到了今天,消费逐渐升级,形成了中产阶级,在餐饮住宿业是一支庞大的客群。
需要特别澄清的是消费的升级不仅是简单的价格问题。消费升级就意味着把产品做好价格做高么?在做消费者研究时我们发现,消费升级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去看,非常的吻合。从基本的生理寻求安全需求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到自我实现需求,正好印证了消费升级的各个阶段。消费升级不仅包括价格、品质,还包括产品功能向体验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过去我们住酒店观察酒店,多注重硬件设备,而现在,硬件设备虽然任是重点,但我们会关注这个客人在住酒店的十几个小时内,除掉睡眠时间,其余几个小时都在做什么,这是对消费者观察的转变。
行业很多趋势的发展,都是基于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后消费者画像的变化,带动了产品价格、品质的变化,帮助企业价值理念多维度转变,让产品更具个性,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对体验的诉求。如何理解消费者,是行业致胜的关键。
新型的消费者指的是85后、90后的消费者。85后的消费者成为了社会主力消费 人群,与50后、70后有所不同,目前新型消费者的区间不会超过五年,90后认为85后与他们不是一个群体,新型消费者热情,极具个性,乐于互动,更有参与感,也能不断适应新的变化。
新型的消费者在今天其实已经是中端的消费者,我们做公寓调研的时候,询问新型消费者公寓的定价多少才是合适的,他们的回答是2800到3000元。由此可见,作为独生子女的新型消费者已有了足够的财富支配能力,直接跨入了中端消费人群。
如家定位在四五百元的产品多为资深商务人士打造,而有很多年轻消费者也能花费四五百元,但吸引他们的是品质、品味、趣味性兼具。从两种消费者的维度总结而言,我们需要更高端,更全面的住宿产品,所以我们推出了如家小镇,短短几天内听到了很多诉求的声音。
从市场的需求而言,当住宿功能逐渐生活化后,建立顾客价值的生态圈变得尤为重要。存量整合,整合的是资源和客源,我们所有酒店信息化系统,顾客系统必须打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能全覆盖的产品系列,全流通的顾客数据,实现顾客价值的全覆盖,才能直达用户。首旅与首汽合作,与康辉旅行社合作,目的是形成顾客生态圈,而不仅限于首旅本身。
技术与创新的维度
刚刚结束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云讲过一句话,“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身处哪里,每个人都会是这场大变革的一部分。未来没有人会拒绝互联网,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网络而存在。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电没有边界一样。今天没有人能拒绝用电,未来就不会有人去拒绝使用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是所有行业新的变局。我们餐饮住宿业自认为是传统的、相对封闭的行业,累积了很多经验和知识,但我们必须利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把企业做的更好。
(一)移动化智能化会成为每个行业的驱动因素
酒店培训经理不易,管理经理更是棘手,在移动化方面,我们推出了移动的酒店管家,把每个人的工作管理模型与后台的大数据大系统相连接,每个人可以真正的使用工具,实现工具化移动化管理。
智能化方面,阿里未来酒店刷脸入住就是智能化,移动化智能化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即使在传统行业,也会慢慢的有新的技术出现。
对于平台化集中化的过程,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未来可能会出现频道化,今天行业中的一些工具,如成本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收益管理系统,将来放之四海都可以用,基于移动云端的工具,就是所谓的SAAS,今天的SAAS与PAAS,未来在行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能够让小型的服务型企业也能接触工具和平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共享和跨界?迪士尼附近的如家酒店有几间客房与动漫制作方合作,变成动漫房,而目前国内的主题酒店也层出不穷,在美国已有了按分钟订房的做法,未来在酒店,会议室、健身房,所有未充分使用的闲置的资源实际上都有可能成为跨界合作的价值空间,所有跨界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好住”与“好吃”不是未来的唯一竞争力,“好玩”与“有趣”更具竞争力,这都源于消费者消费能力的转变。
(二)社交化会更加充分
住酒店其实是旅游生活的一个环节,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来到三亚就喜欢拍照晒朋友圈一样,社交化的元素会越来越多。不要想着你的产品能适合所有的人,而要考虑产品的定位更适合哪些人,最符合的人群的精神才能体现出价值。
(三)共享化更加普及
在过去,最简单的就是技术的内通外连,即财务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共用的管理软件,而现在变成了行业共享,美团、未来酒店等都在做共享,在移动端使用软件是共享的趋势,行业使用的工具越来越丰富,这也是技术创新方面的内容。
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真正的互联网化,不是你变成互联网专家,而是你具有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要真正的技术化不是你成为技术专家,而是懂得参与和应用现代技术;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在于每一位从业者是否能真正的利用好新工具新技术。
(四)大数据
最后想谈一点,我们都在做大数据,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做好小数据,不要总想做大事情,每个酒店作为单体酒店,应该关注你的特色,你的定位,和你的顾客。产生互动,保持持续的联系,做好这些,对于自身肯定是有益的。大数据,大集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讲O2O,线上企业最需要的有价值的是线下板块,无论如何,先把自身做好,把线下价值做好,拥抱变化,拥抱创新,参与和应用技术,真正意义上把顾客服务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