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鱼又名鳘子、米鱼,有黑鳞白鳞之分,黑鳞为上品。鮸鱼我国沿海均产,闽东和浙南沿海,洞头一带出产质量最好。鱼汛期为6-9月,温州有句俗语:八月二十日鮸鱼做“寿”。
鮸鱼肉厚、味鲜、骨松、刺少,是温州许多名菜、名小吃的最佳原料。如:三丝敲鱼、马铃黄鱼(野生黄鱼肉太贵)、鱼圆、鱼饼、鱼球、七星鱼丸、鱼排、鱼片、鱼丁、鱼条等。
干的鮸鱼胶名“广肚”,是优质烹饪原料,鱼头、鱼尾、鱼子、鱼骨、肚兜等味道都很鲜美。
笔者在全国许多地方,甚至与澳洲、德国的大厨采用鱼身(肉)烹制时,都会回想起家乡的鮸鱼。上世纪50—70年代,鮸鱼头比黄鱼还吃香,市民把鮸鱼头作为滋补营养品来品尝。
现介绍几种家常菜以飨读者:
红烧鮸鱼头,骨松肉嫩、味鲜汁浓。
做法:1、鱼头半只、尾巴或肚兜一条约500克左右,洗净后用布抹去水分;2、锅烧热滑锅后,留余油一两,把鱼头、尾放锅里煎去腥味,放姜片、干辣椒(三朵)、大蒜白、酱油、白糖、老酒,烧上色后加汤汁,烧开后再用中、小火把骨头里面的鲜味烧出来,调味品渗透到鱼肉时,再放内酯豆腐、大蒜叶、味精、胡椒粉,烧至汤汁有点粘稠,滴上麻油即起锅。
虎皮鱼排,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是上世纪喜庆筵席常用油炸菜肴。
做法:1、把鮸鱼肉批成一寸半长,一寸宽的长方形鱼片(十二片),用姜末、胡椒粉、食盐、味精、老酒腌渍5分钟;2、面粉80克、鸡蛋1只和冷水搅成蛋面糊,静置5分钟;3、油锅放食油1000克,待油温升至120℃时把鱼排逐片粘上面糊放入锅里炸至结壳时捞出,逐片炸完,待油温升至150℃时,入锅再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放一碟果酱或椒盐即成。
葱油鮸鱼,鱼肉鲜嫩,葱油味香。
做法:1、鱼1条500克左右,刮洗干净打上波浪花刀,生姜一小块拍松,和鮸鱼在沸水里煮熟或放盘里蒸熟,沥去水分;2、碗里放酱油、老酒、米醋、白糖、味精、胡椒粉、麻油,搅匀淋到熟鱼上,反复几次淋入味;3、小葱1两,切细披在鱼身上;4、食油烧热至130℃时浇在葱花与鱼上即成。
2009-11-25 摘自《温州日报》/叶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