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电话:0577-88865061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破解困局求众乐
2008/10/24 00:00

——关注温州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三)

本报记者 林乃鹏
  “农家乐到处都有,但真正去了农家乐又发觉没什么可玩的,想通过农家乐过上几天悠闲的田园生活根本不可能。”市民陈哲明如是说。在他的意向中,如果农家乐能让人实现过几天“隐居”生活,那才真叫“乐”。
  就在我市农家乐争奇斗艳之时,这片“乐土”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让消费者感到美中不足。市饭店与餐饮协会秘书长林崇海认为,温州农家乐的现状是繁多而不精致,发达而不完善,十分需要整体谋划,提升层次。
  散落乡野——
  缺乏统一规划
  农家乐遍地开花,但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没有形成片状声势,隐藏在深山老林或村庄农家里,外人很难找到,即便有较好的农家乐资源,也很难获得市场回应,成了市场“盲点”。
  “我们这里除了天然沙滩,没有其他旅游项目,游泳旺季过后客人就几乎没有,本地开农家乐的人不得不转行捕鱼或外出打工。”苍南渔寮旅游区农家乐经营户叶圣梓说。
  业内人士认为,“农家乐”虽然主要是农户经营,但它联结的是大市场,“农家乐”的经营不能仅仅满足于各家各户的小打小闹,要跳出小圈子发展,真正形成游、食、住、行、购、娱一体的产业链。所以,有关部门有必要结合温州旅游资源,对温州农家乐进行系统规划,使各个地方的农家乐各自亮出特色,出现百花齐放和有机联系之势,促进温州农家乐形成系统的网络。
  经营薄弱——
  提升力量有限
  如果小打小闹,农民还能把农家乐“小本买卖”做起来。但要规模化、上层次经营农家乐,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存在较大局限性。
  位于市区仰义的“成兴”农家乐,因为农家菜“土”得地道,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颇为红火。近日一个中午记者慕名走进这家农家乐,发现不少顾客正围坐在八仙桌上吃农家大锅饭,记者询问后了解到,很多人就是冲着这里农家烧味道好而来的。不过,在店老板忙于赚钱的时候,却忽略了环境卫生的管理。整个店里墙面发黄,地面污水四溢,未下锅的大米随意摆放在楼道上……在农村,类似这样的农家乐不少。“如果能把墙面刷白,地面和楼道清理干净,客人前来用餐就更舒服了。”一位顾客说。
  除了卫生、店面形象,经营定位能力也是目前我市农家乐经营者所欠缺的。目前大多数农家乐是“夫妻店”,农户文化层次低,市场定位和开发意识缺乏。泽雅下庵村村委会主任支津滔说,现在全村的农家乐已经形成一定气候,也有了知名度,正是全村农家乐进一步升级发展的时候了。但村民的思想很难统一,眼界小,发展意识淡薄。村农家乐经营合作社想引导会员投入资金,改善全村形象,很多人安于伏现状,认为没必要而不支持。
  统筹发展——
  政府大有作为
  政府的扶持让苍南桥墩镇村民丁宗王受益匪浅。因为去年他从农家乐“小老板”成功升级为“大老板”,没少得益于政府的扶持。
  他告诉记者,此前他曾经在自己家附近开小规模的农家乐,去年意识到当地上规模的农家乐十分欠缺,于是和别人合作投资,在桥墩玉龙湖下游开办一个占地60亩,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农家乐。
  “这么大的农家乐怎么建设和经营?当时没经验,迫切需要学习。”他说。就在此时,镇政府组织了一批农家乐经营户前往安吉等地学习,他也搭上了这趟“车”。
  近年来,我市各部门加大了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力度,改善旅游设施,提供宣传展示平台,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培训指导等,这极大促进了农家乐发展,使之成为一个特色产业。
  同时,我市各级政府已经在农家乐规划上有所行动。桥墩镇一位姓吴的副镇长介绍说,他们正在对全镇的农家乐进行详细规划中,计划在桥墩水库下游的横阳之江上建设一个常温游泳池,让桥墩游泳不断季,从而使农家乐也不断季。另外,他们正在招商引资,让企业资本进入桥墩投资景点建设,增加桥墩景区的可观可玩性,希望通过完善旅游业发展来带动农家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