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礁岩上或缝隙间的海葵
石乳煎饼
不久前,洞头县旅游局和温州市饭店餐饮协会联合主办了“洞头十大特色小吃”评选活动。在渔家厨师们精心烹调的近40道吃食中,“石乳煎饼”“石乳墨鱼羹”这两道以海葵为主料的特色制作,获得了评委们的赞誉,以高分位居榜首。洞头小海鲜是省里评定的五级旅游资源,属旅游资源的最高级。这次评选活动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洞头小海鲜的美誉度,也把原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洞头海味特产海葵,展现在美食者的面前。
海葵生长在潮间带的礁岩上或缝隙间,是一种既漂亮又奇特的海生物。
说海葵漂亮,是因为它圆柱状的短小身子上端,生长着几百上千条细长的触手。潮水一涨,这些触手伸展开来,随着波浪摇曳摆动,就像鲜艳的向日葵开放,漂亮极了。海葵的寿命又长,有的长达数百年、上千年,它们可以说是海上长开不败的花朵了。
说海葵奇特,是莫看它形似植物,实际上却是食肉动物。它靠漂亮的触手迷惑水中的小动物近前,小动物一旦误入“花丛”,海葵长满倒刺的触手便会刺穿它的身体,接着又分泌出一种毒素,将猎物麻痹后送入消化腔,美美地饱餐一顿。
海葵有许多颜色,洞头诸岛产的海葵,主要是褐红色和深绿色两种。潮水退后,海葵的触手不摆动了,缩成一团。可是如果用器物轻轻戳它,触手会迅速张开,还会喷出一注乳白色的汁液,因此,人们又叫它石乳。闽南语把“乳”叫作“奶”,石乳就称作海石奶了。深绿色的海葵叫青石奶,褐红色的叫红石奶。
海葵喷射乳汁,为的是自卫。洞头渔村的一些老人却说,这是他们懊悔、想家而流的泪水。接着,还会给你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青石奶和红石奶是孪生姐妹,青石奶居大。它们是东海龙王的外孙女,平日娇生惯养,脾气又坏,服侍它们的使女蛏和蚌受尽了折磨。那时的蛏和蚌不像现在这样有坚硬的外壳,身子十分瘦弱,所以吃够苦头却又逃离不得。
有一年元宵节,龙宫蟹将来给石奶姐妹送礼。蛏看到蟹将的铁甲,想出了一条脱身之计。它和蚌劝说海石奶姐妹到凡间观赏元宵花灯,又叫它们向龙王借两副铁甲来护身。龙王经不住娇外孙女的哭嚷,只得借给铁甲,并再三叮嘱:“铁甲是镇宫之宝,只能穿在里边护身,不准外露;若是丢失,要杀头的!”
蛏和蚌带着海石奶姐妹向岸边走去,远远听到锣鼓声,看到鱼灯亮。蛏用海蛎壳把两个石奶的外衫割破,露出了铁甲。海石奶姐妹急于想赏玩元宵美景,又怕铁甲外露,只得脱下铁甲藏起来。又走了一段路,蛏蚌连喊心口痛老毛病复发,在礁岩上打起滚来。海石奶两姐妹不管它们的死活,丢下蛏蚌,管自己看热闹去了。蛏蚌抓住机会,回到藏铁甲的地方,一个穿上一件,在海涂上藏了起来。从此,蛏和蚌就有了坚硬的外壳了。海石奶姐妹赏玩回来,找不到铁甲和蛏蚌,才知道中计。她们想起龙王外公的话,怕受处罚,不敢回龙宫,只得在礁岩缝里藏起来。她们想念龙宫,思念家人,便会常常喷出乳汁,流后悔的眼泪了。
海葵的触手虽然会分泌有毒的乳汁,不过对人类却不会造成危害。渔村的人把它挖回来,加点食盐,略作搓捏,再入沸水中煮过。经过这样粗加工后的海葵,便可按需要制作多种不同的渔家美味了。
以往,海葵最通常的烹调方法是红烧。将芹菜剁段,大蒜切丝,与经过粗加工的海葵同煮,再倒入充分搅拌的鸡蛋。出锅入盘后,芹菜翠绿,大蒜嫩白,蛋丝微黄,和褐色的海葵相映成趣,单一个“色”,就令人垂涎。入得口中,海葵脆滑,汤水鲜滋,又有蒜芹相佐,真是色形味俱全。
而这一次入选“洞头十大特色小吃”的两道海葵菜肴,就更有创意。“石乳煎饼”以海葵拌面粉,在摊锅上煎成饼状,待煎至双面微黄后出锅,切成长方形的薄片,在盘中码成花瓣形,中间缀以绿色菜蔬和红色萝卜花,俨然一盘刚刚收获的葵花。“石乳墨鱼羹”则是将海葵和墨鱼切碎,用精制番薯淀粉调和,像鱼丸一样汤煮。两味菜肴都保持了海葵鲜、脆、爽的特色,十分可口。
.
(09.07.12《温州日报》/邱国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