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酒家、温州酒家、鹿城饭店等一批老店或被承包或被租赁或调整经营方向,陆续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市民面前
商业“老字号”
逼出“新活法”
2008-07-31
⊙商报记者 蔡庆珍
现在,你到市区五马街口的温州酒家可以吃到洋快餐肯德基,可以买到奥康皮鞋。今年11月,你到市区蝉街的温州大酒家,可以有客房让你入住。一批温州人相当熟悉并怀有深厚感情的商业品牌,正在或已经在进行着改头换面,这些老品牌正在走出自己的“新活法”。
“老字号”纷纷换新面孔
温州大酒家、温州酒家、东瓯大厦、鹿城饭店……这些招牌虽不是百年老店,但都是温州人心中的“老字号”。这些国有品牌,都有着各自辉煌的历史。最近两三年开始,这些“老字号”或被承包或被租赁或调整经营方向,陆续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市民面前。(具体见下表)
除了几家“老字号”,百年老店金三益也早就进行了经营方向的调整,主营起运动服饰用品,百年老店县前汤圆也在2006年底进行着改变,并且很快就扭转了先前每月亏损的窘境。
改变变出效益
这些“老字号”不同方式的改变,既反映出激烈市场竞争中逐渐败北带来的无奈,也是它们给自身注入活力,重新焕发生机的必需之举。
鹿城饭店改造成锐思特旅馆后,该店日均入住率在95%以上。东瓯大厦成了海悦名邸精品酒店又开始吸引大批的高档商务客。温州酒家一直只有一楼在经营小吃,效益低下,经过上半年的改建后,二三楼被洋快餐肯德基利用了起来。而据透露,当初肯德基是花了大代价,才击败另一洋快餐对手,抢得这块五马街口宝地的。
把“老字号”改出效益来,这点温州中亚企业集团最有体会。鹿城饭店、东瓯大厦等多家“老字号”属于该集团。前几年,该集团的经营收入每年直线下降。后来该集团隶属温州市商业资产管理公司后,在其指导下,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进行了有效的资产整合。对其下多个商业品牌采取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引进资金和管理模式,实现利益与绩效挂钩,充分发挥了其资产的最大效益。近3年来,该企业的纯收入以每年25%的速度提高。
保留老品牌内涵是个问题
热闹的五马街口,改建后的温州酒家崭新亮相,但醒目处见到的是“KFC”、“奥康”这样的新店招,暂时还找不到“温州酒家”的字样。旁边有个类似书报亭大小的摊子,上面写着“温州酒家包点临时供应点”,生意依旧红火,市民仍然热爱这里的食品。
据了解,温州酒家仍会保留经营小吃、面点,但面积很小,只有100多平方米,且要从侧边的后市巷进入。由于场地、停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温州酒家想在原址恢复自2000年就停掉的二楼以上餐厅已经不可能。这是温州酒家面临的难题,也是许多“老字号”面临的如何在注入活力的同时,能尽可能保留好自己品牌内涵的难题。
温州市商业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国有“老字号”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发展,就该根据市场实际,通过资产整合等方式,转变经营机制,这样才能重放异彩。同时,这些“老字号”在注重市场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持好原有的品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