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电话:0577-88865061 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家乐”的“土味”不可丢
2008/02/21 00:00

顾名思义,“农家乐”乡村游对应的是城里人。山野乡貌,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恬谈的田野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尤其是久居钢筋水泥城堡之中的城里人。

   乡村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心理需求,拉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繁荣的新亮点和性卖点。但令人惋惜的是,如今在一些地区“农家乐”乡村游盲目追求城市化、现代化,“农味”越来越淡,逐渐失去初创时的特色。近两年,笔者到一些乡村游览观光,发现了一种现象:即较早建立的“农家乐”尚有一些乡土气息,纯朴简约,而新近建立的“农家乐”则出现贪大求洋倾向,游客下榻此处似乎有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宾馆的感觉。例如小陕西某地看到一个今年刚开业的“农家乐”,根本没有庭院,四四方方,上下3层;房间全部为标准间,一楼有服务台、小卖部,完全是克隆了一个宾馆的格局。有些“农家乐”庭院里多为地板砖铺地,不见树林,不见绿色,不见农家之本。

   还有在“农家乐”较为普遍的村,垃圾处理的矛盾凸显。我在某个旅游村看到,两个出村口的道路两边,都有一个硕大的垃圾堆,上面有菜叶菜根、鸡毛蒜皮等等,彻底损害了村子的环境,不但田园风光无从谈器,游客吃了晚饭想出村转悠的兴头也都打了折扣,有的游客索性待在房间里打牌看书,郊游等于变成了房间里游,索然无味了。

   如何使“农家乐”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下去?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充分体现乡土气息和农家特色。一句话。“农家乐”的“农味”不可丢。比如让富有地域传统的民间习俗、工艺、饮食、歌舞等,在游客中得到挖掘、保护和传扬,比如可以把当地有传统手艺和绝活的民间艺人、能人汇集到一起,既可以销售他们的手工艺品,还可以让游客欣赏其制作技巧,甚至动手参与创作。这样会使对民俗风情感兴趣的游客为此多吃一顿饭,多留宿一晚,景区和村民的收入也就有了增长的空间。“农家乐”只有保护特色,才能长久地留住游客的脚步。

   兴办“农家乐”的村子要统筹兼顾,在村子的生活基础设备建设上下一点功夫,比如下水道的铺设、垃圾的拉运处理、村路两旁的绿化等等。山野田园应该的一方没有尘器的净土。兴办“农家乐”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只有山更清水更秀,“农家乐”乡村游才能越办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