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电话:0577-88865061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2007/01/12 00:00


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来源: 中国温州日期: 2007年01月09日作者:
编辑:
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04〕23号)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实现我市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温州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现就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大提升战略。加快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和旅游客源市场拓展,从规划入手,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带动,重点发展“山上”、“海上”、“晚上”特色旅游。积极培育商务旅游、海洋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购物旅游和红色旅游六大品牌产品,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新跨越。
  2、主要目标。到200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超过165亿元,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比2002年翻一番。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60亿元;努力把我市建成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业发达、旅游特色鲜明的旅游经济强市。
  到2010年,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所必需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旅游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旅游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温州作为“独具山水情怀的国际商务旅游城市”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得到广泛认知并具有较高影响力。
  二、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点
  3、以编制和实施规划为抓手,构建温州大旅游框架。以已修订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编制完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形成明确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做好城市旅游功能及旅游项目布局规划,以基础配套设施、经营服务等重大带动性项目的实施支撑重大旅游区域的发展。
  各县(市、区)都要依据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订本县(市、区)的旅游发展规划;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文化场所、自然(生态)保护区、湿地、园林等各类旅游区(点)以及县(市、区)和跨区域的旅游专项规划,要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设施、文化提升和生态建设等各类规划应充分考虑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做到相互衔接。
  4、强化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服务水准。加快推进一批高级宾馆、旅游度假酒店的建设,尽快提高接待能力。加强旅游项目建设过程的服务和跟踪。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功能,使城市设施服务于旅游,将旅游融于城市发展;构建高水准的旅游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都市旅游亲和环境;打造“时尚之都 山水温州”的旅游城市形象,形成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
  着力打造城市的商务休闲特色——规划建设中央游憩商务区和高档休闲场所,扩大和延伸五马街传统商业街区,加快生态园、“百里塘河”的建设和旅游开发。
  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挖掘一批传统艺术,包装一批传统民俗,推出一批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休闲项目,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和休闲参与功能,满足游客文化休闲生活的需要。
  充分挖掘大型建设项目的旅游观光价值——通过夜景照明、观景台、游步道设置等方法对诸永高速、环城高速和半岛工程灵霓通道等重大工程增加旅游功能,将其打造为城市旅游精品景观。
  改造和新增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市、县(市区)、景区旅游集散中心体系,规划建设瓯江沿江酒店群;在城市主要街道和主要景区加强公厕的改造与停车场建设。精心包装温州女人街、温州美食街、温州精品街、咖啡酒吧街等特色街区,推出“瓯江夜游”等项目。以夜间购物、夜间餐饮、夜间观光、夜间休闲为重点,塑造温州晚上比白天更绚丽的活力形象,积极发展“月光经济”。
  改善旅游交通——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对旅游交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加快雁楠公路等通景公路的建设。通过设置旅游专线、建设专用码头、发展快速新型游船、开通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方式,提高我市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开发新型舒适运载工具,发展观赏型、游览型的旅游交通运输业。
  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机场、车站、码头等城市窗口要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各景区、景点要向游客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各个宾馆要设置专门的旅游咨询柜台(点),增加旅游专项服务功能。通过建设温州旅游综合网站向更大范围内的游客提供咨询和旅游导航,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准。
  5、拉长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的社会经济效应。加强城市的旅游集聚功能,以旅游为节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向纵深发展相关产业。以旅游促就业、以旅游促生产、以旅游促文化,不断提高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扩大旅游产品链,努力形成以观光、商务、会展、节庆、度假、修学、生态、工业、农业和都市旅游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旅游商品市场,以我市已获驰名商标、知名商标的轻工产品和瓯塑、瓯绣、木雕、漆器等工艺品为依托,大力开发生产具有温州特色的旅游商品。
  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把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信息、金融、保险、医疗保健、产品制造、时尚产业、文化传播、房地产等各相关产业链接到旅游产业这个系统工程中,全面强化该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不断积累更大的发展后劲,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6、引进与开放并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要吸引更多的投资眼光集聚温州旅游业。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推进景区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努力消除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旅游业整体实力和活力。
  坚持实施旅游区域合作战略。加强甬台温舟、金丽温、浙南闽东等区域合作,弥补我市和周边地区在旅游资源同质化方面的劣势,实现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打响区域旅游牌。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与管理,以世界地质公园、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等资源为依托,打造旅游精品,提升形象品位。
  7、强化城市包装与宣传,拓展各级旅游市场。充分利用温州城市品牌知名度,强化包装和宣传;对温州作为“独具山水情怀的国际商务旅游城市”的总体形象定位进行专业化营销,促进温州旅游品牌的广泛认知。
  以“全面吸引、重点招徕”为原则,围绕城市形象,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机制;积极拓展旅游推介领域和渠道,做到政府推介与企业促销相结合,自我宣传与联合宣传相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我市旅游产品。
  针对不同目标市场进行专业化营销,开拓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区域旅游三个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通过有效的宣传,巩固和扩大“长三角”市场;突破北京、山东和“珠三角”市场;发展东南亚、港澳台市场,开拓韩国、日本和欧美市场。
  8、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以及规范经营意识贯彻到旅游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创建良性生态环境和良性市场环境,以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温州旅游的持久吸引力。
  加强可持续发展宣传,摒弃单纯用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发展唯一指标的做法,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可持续旅游开发战略的社会道德基础。
三、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扶持政策
  9、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从2005年度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今后每年增加100万元,重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教育培训、旅游扶贫、考核奖励,重点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等公共财政开支方面,并实行绩效评估考核,动态挂钩预算编制办法。
  各级政府要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强化对旅游经济的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各地旅游发展经费要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每年按比例递增。
  旅游发展资金使用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专款专用、加强管理、追踪问效”原则,讲求使用绩效,注重引导社会投资,对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予以适当扶持。
  10、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增加旅游项目发展空间。在城市控制详规和国土资源利用总体规划中要留足旅游发展土地资源的空间。在解决旅游项目用地指标方面,